弧齿锥齿轮、零度弧锥齿轮和摆线齿锥齿轮如何区分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周公解梦 >

冰箱的来历(古代最早的冰箱是怎么由来的?)

发布日期:[2023-08-28]     点击率:

冰箱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第一台家用冰箱出自德国

冰箱是咱国人生活中绝对少不了的电器之一。早年间没有电冰箱的时候,不少人家都会准备一个大木头柜子,柜子下面可以存放冰块,在中间架子上可以存放各种需要冷藏的食物。但即便是这样,也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条件享受得到。

不过说起第一台电冰箱的发明,还要追溯到19世纪。一位英国人雅可比·帕金斯,在1834年发现液体蒸发的时候会产生冷却效应,于是寻来一群工人建造了一个简单的工作模型。模型正式投入运转的当天,的确产生了一些冰块。随后一位名叫哈里森的苏格兰印刷工在清洗金属印刷铅字的时候注意到了液体的冷却效果,并在维多利亚州的一家啤酒厂里搭建了一个制冷车间。

第一台家用冰箱的诞生是出自德国的工程师卡尔·冯·林德之手。不过可惜当时电仍未被大范围应用,因此冰箱进入家庭的规模仍然有限。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才有发明家将电动设备引入家用冰箱,最终诞生了家用电冰箱。

冰箱的来历

分类: 生活 >> 生活常识

解析:

19 世 纪 中, 美 国 有 了 较 原 始 的 冰 箱, 它 也 是 用 冰 来 制 冷 的。 以 后 人 们 开 始 研 究 人 造 冰。

1822 年, 英 国 物 理 学 家 法 拉 第 发 现 有 些 气 体 加 压 会 变 成 液 体, 而 常 温 常 压 下 就 会 汽 化, 同 时 吸 收 大 量 的 热。

不 久, 德 国 化 学 家 林 德 利 用 这 一 原 理 制 成 了 冷 冻 机, 他 是 用 氨 气 来 制 冷 的。

1876 年, 制 成 了 第 一 艘 用 氨 制 冷 的 冷 藏 船“ 罗 萨 姆 号”, 船 里 装 满 了 羊 肉, 没 想 到 船 刚 从 澳 大 利 亚 的 悉 尼 港 起 航, 却 因 盐 水 冷 却 管 漏 水, 制 冷 系 统 失 灵 而 造 成 羊 肉 变 质。

但 人 们 并 没 有 就 此 罢 休,1879 年, 经 改 进 的 冷 藏 船“ 斯 特 拉 斯 列 文” 号 满 载食物, 从 悉 尼 港 向 伦 敦 进 发 了, 历 时 几 个 月 才 到 达 目 的 地。 当 打 开 船 舱 时,食物 还 冻 得 硬 邦 邦 的, 一 点 也 没 有 变 质。 制 冷 设 备 的 研 究 从 此 取 得 了 成 功。

本 世 纪 初, 电 冰 箱 向 家 用 化、 小 型 化 发 展,1921 年, 瑞 典 的 蒙 特 斯 和 冯 · 普 拉 腾 首 先 发 明 了 电 冰 箱。

我 国 的 电 冰 箱 发 展 于80 年 代, 如 今 正 在 向 节 能、 不 污 染 环 境 的 方 向 发 展。

电冰箱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电冰箱的发明是由一起偶然事件引发的。

1822年,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发现一些气体加压后不用冷却到液化点就会变成液体,这些液体在常温就会汽化并吸收大量的热,这就是“蒸发制冷”的原理。曾制造“冷风机”的高莱也知道这一原理,想用它制造人造冰,以解决病房降温问题。当时正值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由于天然冰块严重不足,以致一些商船冒着偷越海上封锁线的危险运来冰块。起初,高莱用乙醚作冷却剂生产人造冰块,但多次试验都失败了。

一天,他又在用乙醚作人造冰的试验。突然来了一个急诊病员,他只好立即奔出房间去救治。忙中出乱,他偶然忘了关掉试验的机器。当他救治病员回来时,才发现人造冰已经形成,这就是最早的人造冰的冰箱。

不过,最早的人工制冷专利却是哈里士和约翰朗于1790年联名登记申请的。几年后,有人相继发明了手摇压缩机和冷水循环冷冻法,为制冷系统的问世奠定了基础。

在前述法拉第发现蒸发制冷原理后不久,德国化学家林德就按照这一原理用氨气制成冷冻机,而美国工程师雅可布·帕金斯也在1834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压缩式制冷装置,这是现代式制冷系统的雏形。同年帕金斯获得美国颁发的第一个冷冻专利。1855年,法国生产出第一台吸收式制冷设备。1873年,英国波义耳发明了氨压缩机。出生于英国兰开夏郡的托马斯·萨克利夫·莫特后来移居新南威尔士,他和工程师尤金·尼科尔的主要功绩是1861年在悉尼的大灵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冷冻厂并着手设计冷藏船。1876年,他们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般冷藏船“罗萨姆”号下水,船上安有一台氨压缩机,不幸的是,船未起锚却因其盐水冷却管泄漏而导致制冷系统失灵,羊肉变质,实验失败。两年后莫特去世。不过,人们并未就此罢休。其后,一艘装有氨压缩机的法国冷藏船成功地将70吨羊肉从阿根廷运往法国。不久,一台贝尔-科尼曼空气制冷机装上了“斯特拉斯列文”号冷藏船。1879年,该船从英国普利茅斯抵达悉尼,装上40吨牛羊肉于1880年2月2日到达伦敦,在历时4个月的航行中,肉温一直保持在零下70摄氏度,故未变质。这批冻肉颇受欢迎,售价平均高达11美元/公斤。

1913年,美国开始将一种牌号叫“杜美尔”的家用电冰箱在芝加哥售出,由于售价高达900美元,且效果并不理想,故问津者寥寥无几。稍后又有几种新型电冰箱问世,但总销量直到1920年尚未达到10 000台。

1918年,美国凯尔维纳脱(Kelvinator)公司的工程师科伯兰特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用机械制冷方式的家用电冰箱,这显然在制冷原理上有所突破。不过,它十分笨重,外壳用木制,绝缘材料用海藻混木屑,压缩机用水冷,噪声很大。尽管价格昂贵,投放市场后仍很受欢迎。它的诞生宣告了家用电冰箱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从1920年起,家用电冰箱制造业首先在美国形成,并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部门。1921年,美国北极公司制造出将压缩机藏于箱体内部的电冰箱。1926年,该公司又将电冰箱的外壳由木质换为钢板,从而使其体积缩小,不致腐烂。192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经过12年的研制,造出“摩尼泰”牌电冰箱,它首先采用了全封闭式压缩机,噪声小,受到消费者欢迎。1929年,该公司又率先推出冷藏与冷冻室分开的组合式双门双温电冰箱。现代家用电冰箱的外观由此初步形成。

1921年,瑞典的蒙特斯和冯·普拉腾也发明了另一种电冰箱。

1930年,各种氟里昂制冷剂相继出现,从而加快了制冷技术的向前发展。次年氟里昂—12获得专利。

冰箱的来历(古代最早的冰箱是怎么由来的?)

1933年,美国北极公司开发了一种密封于钢板壳体内自动润滑的压缩机,耗电较省,这为电冰箱提供了可靠的动力。同年,美国克洛斯莱依公司获得在电冰箱箱门上设置搁架的专利,至此,现代电冰箱基本定型。

电冰箱的大发展是在二战以后。这被称为“改变20世纪的十大发明”之一的家用电器,现已成为现代家庭和社会不可缺少之物。

7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保的需要,又出现了多种新型冰箱。例如半导体冷热两用电冰箱、太阳能冰箱。根据1987年签署的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协定书,商定发达国家1996年(中国是2010年)停止生产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从此,含氟冰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电冰箱的来源?

1、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家用电冰箱是 1913 年美国芝加哥生产的“多美乐”牌电冰箱。此后,美国人纳撒尼尔・韦尔斯设计出一种“开尔文纳特”牌电冰箱,并于 1918 年开始大批量商业化生产。一年以后,“弗里吉戴尔”牌电冰箱进入市场。2、1916 年,美国生产的电冰箱共有 12 个牌号。这些冰箱价格昂贵,工作可靠性差,而且大部分为分离式结构,即由互相分离的冷藏柜和制冷系统组成。冷藏柜由盐水蛇形管降温。制冷机组通常安装在地下室里,使用液态二氧化硫作为致冷剂。3、瑞典人蒙特斯和冯・普拉滕于 1921 年设计出了实用的低噪音电冰箱,并首次获得专利。1929 年,他们又研制出了空冷式冷凝器。 1931 年,斯德哥尔摩的“高级家用电器公司”和美国的“塞维尔公司”开始了这种电冰箱的工业化生产。4、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于 1926 年研制出了密封性能良好的家用电冰箱;1939 年,又推出了第一台双温电冰箱,这种冰箱有一个冻结室,可以保存冷冻食品。

望采纳,谢谢啦

冰箱,洗衣机的来历

冰箱,又称冰桶,由古时的“冰鉴”发展而来,功能明确,既能保存食品,又可散发冷气,使室内凉爽。它是古代人的发明创造,向我们揭示了古代生活的一个侧面。冰鉴,是古代盛冰的容器。《周礼·天官·凌人》:“祭祀供冰鉴。”可见周代当时已有原始的冰箱,只是冰并不是一年里时时都有,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冰可谓弥足珍贵。 传世有不少清代晚期的木胎冰箱,多用红木、花梨、柏木等较为细腻的木料制成,此件为红木制品,仿竹编式样,制作精致。形制为大口小底,外观如斗形,铅叶镶里,底部有泄水小孔,结构类似木桶。冰箱箱体两侧设提环,顶上有盖板,上开双钱孔,既是抠手,又是冷气散发口。为使冰箱处于一定高度便于取放冰块和食物,配有箱座。 这对冰箱结构标准,箱桶和底座均装饰华贵美丽。成对制作,当为大户人家所用之物品。 《中国冰箱市场专项调研与投资决策报告》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在当时价值高的器物,传至如今其价值一定比同样传至今天的过去价值较低的器物要高。今天如此,将来也一定如此。这是选择收藏品的要招。这一点,对于想收藏冰箱的人来定衣食无忧。而在当

时的社会里,富裕的人家绝对是少数,用得起红木家具的,并不一定能用得上红木制作的 冰箱,这也就是为什么冰箱的收藏价值高的原因,不仅如此,它将来的意义将会更加重要。 冰箱的发明让人类远离了发霉的食物,可以将温度降低并保存,让我们在夏天的时候享受健康的食物,不能不说是科技带给人的一种进步。 中国最早的“冰箱”现身元代壁画 距今670余年在山西洪洞县广胜寺的元代壁画中,文物工作者发现,670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冰箱保鲜的原理,懂得用冰块来储藏食物,是现今所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冰箱。时的社会里,富裕的人家绝对是少数,用得起红木家具的,并不一定能用得上红木制作的 冰箱,这也就是为什么冰箱的收藏价值高的原因,不仅如此,它将来的意义将会更加重要。 冰箱的发明让人类远离了发霉的食物,可以将温度降低并保存,让我们在夏天的时候享受健康的食物,不能不说是科技带给人的一种进步。 中国最早的“冰箱”现身元代壁画 距今670余年在山西洪洞县广胜寺的元代壁画中,文物工作者发现,670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冰箱保鲜的原理,懂得用冰块来储藏食物,是现今所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冰箱。

1858年,一个叫汉密尔顿·史密斯的美国人在匹茨堡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洗衣机。该洗衣机的主件是一只圆桶,桶内装有一根带有桨状叶子的直轴。轴是通过摇动和它相连的曲柄转动的。同年史密斯取得了这台洗衣机的专利权。但这台洗衣机使用费力,且损伤衣服,因而没被广泛使用,但这却标志了用机器洗衣的开端。次年在德国出现了一种用捣衣杵作为搅拌器的洗衣机,当捣衣杵上下运动时,装有弹簧的木钉便连续作用于衣服。19世纪末期的洗衣机已发展到一只用手柄转动的八角形洗衣缸,洗衣时缸内放入热肥皂水,衣服洗净后,由轧液装置把衣服挤干。 1874年,“手洗时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人比尔·布莱克斯发明了木制手摇洗衣机。布莱克斯的洗衣机构造极为简单,是在木筒里装上6块叶片,用手柄和齿轮传动,使衣服在筒内翻转,从而达到“净衣”的目的。这套装置的问世,让那些为提高生活效率而冥思苦想的人士大受启发,洗衣机的改进过程开始大大加快. 1880年,美国又出现了蒸气洗衣机,蒸气动力开始取代人力。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改进,现代蒸汽洗衣机较早期有了无与伦与的提高,但原理是相同的。现代蒸汽洗衣机的功能包括蒸汽洗涤和蒸汽烘干,采用了智能水循环系统,可将高浓度洗涤液与高温蒸气同时对衣物进行双重喷淋,贯穿全部洗涤过程,实现了全球独创性的“蒸汽洗”全新洗涤方式。与普通滚筒洗衣机在洗涤时需要加热整个滚筒的水不同,蒸汽洗涤是以深层清洁衣物为目的,当少量的水进入蒸汽发生盒并转化为蒸汽后,通过高温喷射分解衣物污渍。蒸汽洗涤快速、彻底,只需要少量的水,同时可节约时间。对于放在衣柜很长时间产生褶皱、异味的冬季衣物,能让其自然舒展,抚平褶皱。“蒸汽烘干”的工作原理则是把恒定的蒸汽喷洒在衣物上,将衣物舒展开之后,再进行恒温冷凝式烘干。通过这种方式,厚重衣物不仅干得更快,并且具有舒展和熨烫的效果。 蒸汽洗衣机之后,水力洗衣机、内燃机洗衣机也相继出现。水力洗衣机包括洗衣筒、动力源和与船相连接的连接件,洗衣机上设有进、出水孔,洗衣机外壳上设有动力源,洗衣筒上设有衣物进口孔,其进口上设有密封盖,洗衣机通过连接件与船相连。它无需任何电力,只需自然的河流水力就能洗涤衣物,解脱了船民在船上洗涤衣物的烦恼,节约时间,减轻家务劳动强度。 1910年,美国的费希尔在芝加哥试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电动洗衣机的问世,标志着人类家务劳动自动化的开端。 1922年,美国玛塔依格公司改造了洗衣机的洗涤结构,把拖动式改为搅拌式,使洗衣机的结构固定下来,这也就是第一台搅拌式洗衣机的诞生。这种洗衣机是在筒中心装上一个立轴,在立轴下端装有搅拌翼,电动机带动立轴,进行周期性的正反摆动,使衣物和水流不断翻滚,相互摩擦,以此涤荡污垢。搅拌式洗衣机结构科学合理,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1932年,美国本德克斯航空公司宣布,他们研制成功第一台前装式滚筒洗衣机,洗涤、漂洗、脱水在同一个滚筒内完成。这意味着电动洗衣机的型式跃上一个新台阶,朝自动化又前进了一大步。 第一台自动洗衣机于1937年问世。这是一种“前置”式自动洗衣机。靠一根水平的轴带动的缸可容纳4000克衣服。衣服在注满水的缸内不停地上下翻滚,使之去污除垢。到了40年代便出现了现代的"上置"式自动洗衣机。 随着工业化的加速,世界各国也加快了洗衣机研制的步伐。首先由英国研制并推出了一种喷流式洗衣机,它是靠筒体一侧的运转波轮产生的强烈涡流,使衣物和洗涤液一起在筒内不断翻滚,洗净衣物。 1955年,在引进英国喷流式洗衣机的基础之上,日本研制出独具风格、并流行至今的波轮式洗衣机。至此,波轮式、滚筒式、搅拌式在洗衣机生产领域三分天下的局面初步形成。 60年代的日本出现了带干桶的双桶洗衣机,人们称之为“半自动型洗衣机”。 70年代,生产出波轮式套桶全自动洗衣机。 70年代后期,以电脑(实际上微处理器)控制的全自动洗衣机在日本问世,开创了洗衣机发展史的新阶段。 80年代,“模糊控制”的应用使得洗衣机操作更简便,功能更完备,洗衣程序更随人意,外观造型更为时尚…… 90年代,由于电机调速技术的提高,洗衣机实现了宽范围的转速变换与调节,诞生了许多新水流洗衣机。此后,随着电机驱动技术的发展与提高,日本生产出了电机直接驱动式洗衣机,省去了齿轮传动和变速机构,引发了洗衣机驱动方式的巨大革命。之后,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滚筒洗衣机已经成了大家耳濡目染的产品。伴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相信新型更适合人们使用的洗衣机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方式。

古代最早的冰箱是怎么由来的?

实际上,中国在古代就已有了“冰箱”。虽然远不如现在的电冰箱高级,但仍可以起到对新鲜食物的保鲜作用。在古籍《周礼》中就提到过一种用来储存食物的“冰鉴”。这种“冰鉴”其实是一个盒子似的东西,内部是空的。只要把冰放在里面,然后把食物再放在冰的中间,就可以对食物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了。这显然就是现今地球上人类使用最早的冰箱。

此外,在古书《吴越春秋》上也曾记载:“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宿于冰厨。”这里所说的“冰厨”,就是古代人们专门用来储存食物的一间房子,是夏季供应饮食的地方。明代黄省曾的《鱼经》里曾写道:渔民常将一种鳓鱼“以冰养之”,运到远处,可以保持新鲜,谓之“冰鲜”。可以想象,当时冷藏食物可能比较普遍。

至明清时冰箱已被北京城里的皇公贵族们广泛使用了。当然那绝不是电冰箱,而是一种用天然冰块降温的箱子,故称“冰箱”。当时的冰箱亦称“冰桶”,以黄花梨木或红木制成。从外观上看,箱身口大底小呈方斗形,腰部上下箍铜箍两周。箱两侧置铜环便于搬运,四条腿足为硬木活中的鼓腿膨牙做法。足下安托泥,用于隔湿防潮。箱口覆两块对拼硬木盖板,约1.5厘米厚,板上镂雕钱形孔。深色的箱体衬着金黄的铜箍铜环,给人以雍容悦目之感。冰箱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在功能设计上也十分精巧科学。

箱内挂锡里,箱底有小孔。两块盖板其中一块固定在箱口上,另一块是活板。每当暑热来临,可将活板取下,箱内放冰块并将时新瓜果或饮料镇于冰上,随时取用。味道干爽清凉,用后让人觉得十分惬意,暑气顿消。由于锡里的保护,冰水不致侵蚀木质的箱体,反而能从底部的小孔中渗出。

除此之外,冰融化时吸收室内的热空气,通过盖上镂空的排气孔调节室温,还可以起到空调的作用。由于冰箱广泛使用,京城每年夏季需用大量冰块,这些冰均取自冰窖。过去无论是紫禁城内还是府宅公廨,都各自有贮冰的冰窖。每年冬至起即在筒子河什刹海等处打冰入窖,由工部设专人管理。

金寄水、周沙尘著的《王府生活实录》中载有“王府从五月初一起,开始运进天然冰块,每房都备有硬木制作的冰桶……每天,由太监往各房送冰,以供瓜果等食品保鲜。”可为当时用冰祛暑的写照。

从许多史料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会利用冰来保持食物的新鲜。因此说,中国是第一个发明冰箱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