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保修期内轮胎保修的
大多数工程机械的轮胎在保修期内都是可以享受保修的,但具体的保修条款和条件可能会因品牌和型号而异
通常情况下,轮胎保修覆盖因制造缺陷而导致的故障和损坏,但不包括人为损坏和过度使用所导致的轮胎磨损
您的工程机械轮胎出现故障或损坏,需要确认是否在保修期内,然后按照保修条款和条件进行维修或更换
在购买工程机械前,仔细阅读保修条款和条件,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及时享受保修服务
轮胎按车种分类,大概可分为8种。
即:PC——轿车轮胎;LT——轻型载货汽车轮胎;TB——载货汽车及大客车胎;AG——农用车轮胎;OTR——工程车轮胎;ID——工业用车轮胎;AC——飞机轮胎;MC——摩托车轮胎。
轮胎型号标记大多形如:215/70R15,这些数字的含义分别是:
215表示胎面宽度,单位是mm,一般轮胎的宽度在145—285mm之间,间隔为10mm;
70是扁平比,即轮胎胎壁高度和胎面宽度的比例,70代表70%,一般轮胎的扁平比在30%—80%之间,正常情况下,普通轿车不应使用扁平比>75%的轮胎,豪华轿车和高性能跑车推荐采用扁平比<60%的轮胎;
R是英文Radial的缩写,表示轮胎为辐射层结构,15是轮辋的外径,单位是英寸。
如果有的轮胎标记形如:6.00—12,这表明它不是子午线轮胎,而是斜交轮胎,这种轮胎在轿车上已很少见,由于它的安全性、负载能力和高速稳定性差,因而只在部分低档越野车和重型货车上应用。
关于汽车的一些轮胎种类
汽车的轮胎种类其实并不是只有一种,平时多观察一些汽车的轮胎,就能看出花纹等等很多的样式都有不同,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些轮胎的分类。
1、泥地轮胎
泥地轮胎的胎牙间距要比全地形轮胎更大,这样可以在泥地路段更容易甩掉沟槽里的泥巴,还有在有碎石甚至岩石的恶劣路段,保证轮胎抓地性能,所以MT胎是深度越野爱好者的首选。
在铺装路面上,泥地轮胎的缺点就会一一呈现,比如胎噪大,行驶阻力大,刹车和转向都没有HT/AT胎优秀,而且坚硬的胎牙还会带来较大的震动,所以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会更换泥地。
2、工程机械轮胎
工程机械轮胎是装于专用性作业的工程机械车辆上,例如装载机、推土机、挖掘机、平整土地机、压路机和石方作业机等。行驶速度不高,但使用的路面条件和载荷性能要求苛刻。轮胎主要采用斜交胎结构。
3、雪地胎
4、斜交轮胎
斜交轮胎的帘线按斜线交叉排列,故而得名。特点是胎面和胎侧的强度大,但胎侧刚度较大,舒适性差,由于高速时帘布层间移动与磨擦大,并不适合高速行驶。随着子午线轮胎的不断改进,斜交轮胎将基本上被淘汰。
简单来说,轮胎规格通常用断面宽+结构类型+轮辋直径来表示
如24
00R35:24
00表示断面宽为24英吋,R表示子午线结构,35表示轮辋直径35英吋
断面宽的表示方法,还有用公制(毫米)的,还有带有轮胎断面高与断面宽比值的,比如445/95R25,表示“断面宽445mm、断面高宽比0
95、轮辋直径25英吋的子午胎结构”轮胎
工程机械轮胎有着更长的使用寿命,接地面积更大,更加抗切割,刺扎以及撕裂,尺寸更大,轮胎花纹更深等特点。
但工程轮胎的最高允许行驶速度要远远低于普通汽车轮胎。
变速箱油压过低造成
工程机械在使用时,其中前轮和后轮都是由变速箱油保持齿轮系统清洁的供油,若是供油的压力过低的情况出现,那么就会是工程机械的后轮的速度相较于前轮慢
这就需要将变速油箱的供油情况达到相近才可使前轮和后轮在使用的时候保持相近的速度
轮胎是轮式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状况直接影响轮式车辆的牵引性、通过性、平稳性、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据统计,轮胎的维修费用约占整台车辆正常维修费用的15%。分析轮胎非正常磨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防止轮胎非正常磨损、延长使用寿命、节约成本、提高其使用效益和保证安全作业等都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轮胎非正常磨损的原因,提出了若干延长轮胎使用寿命的措施,供各位用户参考实践,以节约成本,保护机器,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轮胎使用过程中因各种因素而造成的非正常磨损,是令广大司机朋友头疼的事情。有轮胎气压的过高、过低,超负荷作业、四轮定位不良、以及操作手驾驶技术不熟练导致的野蛮操作、轮胎的选配和安装的不合理以及外部坚硬物的损害等,都会减少轮胎的使用寿命。如何有效规避这些非正常磨损,就需要做好以下这些方面的工作:首先,严格遵守轮胎充气标准,充气后应检查各部位是否漏气,并应定时检查轮胎气压,确保符合标准。养成使用气压表测量气压的习惯,不可用肉眼判断。保证轮胎有一定的弹性,在承受的规定的负荷时,使其变形不超过规定范围,保证车辆在行驶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备胎的气压要充的相对高一些,以免日久跑气。
其次,要正确选配和安装轮胎,并按轮胎规格配用相应内胎。同一机械上装配的轮胎应保证同一品牌、同一结构和同一性能。如果这一点不能做到,应该在同一轴上装配同一品牌、同一规格、同一花纹和类型相同的轮胎;换新轮胎时,应做到整车或同轴同换;带有方向性的花纹轮胎,应按照规定的滚动方向安装;换用新轮胎时,应将新轮胎装在前轮上,修理过的轮胎装在后轮上。为确保行车安全,翻新的轮胎不准作转向轮(前轮)使用。
第三,定期进行轮胎换位。车辆行驶一段时间后,前、后轮胎在疲劳和磨损程度上就有所不同,因此应该按规定及时换位。换轮胎有交叉法和循环法两种。交叉换位法适用于经常在拱性较大的路面上行驶的车辆,而循环换法适用于经常在较平坦的道路上行驶的车辆。
第四,还要控制轮胎温度,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胎因摩擦、变形而产生热量,使轮胎内部的温度、气压升高。当轮胎温度很高时,不能采用放气降压的方法,更不能给轮胎泼水降温,以免加速轮胎的损坏。应在荫凉地方停车休息,待轮胎温度降低后方可继续行驶。车辆途中停车和到现场,要养成安全滑行的停车习惯。要选择平整、干净和无油污的地面停放,每条轮胎都要平稳落地,尤其是车辆装载过夜,更应该注意选好停放地点,必要时将后轮顶起。当车辆长时间停用时,应该用木块将车架顶住,以减轻轮胎的负荷;轮胎没有气压时不能就地停放,应将车轮顶起。
第五,轮胎应该避免存放在阳光、油类、酸类、易燃物及化学腐蚀品附近。所有的轮胎都应存储在冷却、干燥和黑暗的室内,轮胎应立放,严禁平放、堆叠或串心悬挂。存放期不得超过三年。内胎如需单独存放,应充以适量的空气,不得折叠、平放或堆叠。不单独存放时,需放在外胎内,并适量充气。
此外,在冬季严寒地区,由于气温低,轮胎的橡胶脆性变大、弹性下降,车辆过夜或长时间停放后重新行驶时,起步应慢抬离合器踏板以平稳起步,头几公里要低速行驶,待轮胎温度上升后再正常行驶。若车辆在冰面上停驶了一段时间,接地部位可能被冻结,起步时需格外小心,防止胎面被撕裂。车辆在严寒地区长时间露天停放时,为防止轮胎与地面冻住,应在轮胎下面垫上木板或沙子。